20210803天下的媽媽其實還是不一樣的
雖然老一輩的人總是會說:「我們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」,但是說真的,我覺得以前的父母帶孩子,跟現在的父母帶孩子,在情緒勞動和壓力上還是有所不同。
是不同,不是說高低,不是說誰比較辛苦或誰比較不辛苦,我覺得做父母的都很辛苦,但是不同世代,辛苦的方向,或者應該說「受力的方向」有點不同。
以前的父母也一定為了孩子的生活作息操很多心,也會被晚上不睡覺的孩子激怒,那種煩躁是要經歷過的人才懂,妳忙碌一整天好不容易晚上十點想坐下來休息,小孩突然從房裡跑出來「我要尿尿~」(兩分鐘前才尿過)或者只顧玩鬧,妳很自然就會產生「我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下班!!」那種連續工作13、14小時,又被叫起來工作的憤怒。
(當然也有可能有人是「哇好可愛來我陪你睡~」然後在床上讓孩子甜蜜撒嬌變成幸福回憶,肯定有,只是我先承認我不是,我偶爾也會覺得甜蜜但是陪睡八年到現在,孩子還是有各種招式不肯在十點休息(也讓我休息),十點後他們突然又「媽媽~~~」我只會覺得很煩,很累,我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下班😭然後如果對他們兇他們哭了,我又要自責懷疑我自己「是不是太兇了他們只是想跟媽媽玩⋯⋯」)
但是我要講什麼。陪睡只是一個例子,我要講的是,不同世代的父母,處理方式可能就很不同了吧。
我跟朋友都有小時候沒乖乖睡,被罵被罰跪甚至被打的記憶,但現在的父母因為對體罰有更多的疑慮,所以選擇不體罰,想盡辦法「說服」他們睡覺。
處理方式不一樣,難度就不一樣,壓力的方向也不一樣。
不得不說因為以前體罰還是家家必備愛的小手,所以體罰孩子的父母,內疚感可能還沒有現在,說服小孩說服失敗最後對小孩怒吼的媽媽來得沈重⋯⋯
但我這麼說不是要說我支持體罰,完全不是,我只是以此為一個例子想說,父母,雖然是每個時代都有的詞,但「怎麼做父母」,每個時代認為的都不一樣,當下的時空環境、個人擁有的條件,全部都很不一樣。
所以如果妳很累很辛苦的時候,有別人跟妳說「我們以前還不是這樣過來的!」讓妳頓時有種被指責的感覺,真的不要往心裡去,要知道,這句話不正確,因為每個時代都是不一樣的。
世代之間的差異很大,所以他們不了解妳現在的壓力,也很正常,再說就算同時代,不同家庭條件下,也是每個人做父母的方式都不一樣的。
回來談世代。
就算以前的媽媽真的都這樣苦過來,身上背一個前面抱一個然後工作到生產前一天生完就下田,到底有什麼理由「因為以前就是這樣,所以現在也要這樣」呢?
因為以前沒有月子中心,現在住月中就是太嬌貴嗎?那以前沒有高鐵,現在搭高鐵的人都是「不能吃苦」嗎?
時代的進步應該要反映在對每個人的尊重和「勞動條件的改善(沒錯我覺得許多媽媽的勞動條件還是待改善的),而不是以前的媽媽都這樣,甚至更辛苦,我們就要閉上嘴巴然後把女性吃的苦代代相傳。
不過我也知道很多媽媽因為以前自己是這樣,所以當外婆後很希望女兒不要一樣辛苦,(也有的是直接叫自己女兒不要生啦實在太心疼了)我覺得那樣也很好,可以感覺到女性同儕之間的愛和關心,總之,對很辛苦的媽媽來說,一句辛苦了真的好過於「我們以前還不是這樣——」
#跟朋友閒聊的感想
#妳也被說過這句話嗎?